简体 | 繁体   无障碍浏览
本站支持IPV6

汉滨探索“三个三”,确保农村房地一体确权登记工作高效开展

时间:2020-12-10 17:43 作者:唐海龙 来源:本站原创 分享至:

汉滨区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自启动以来,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大胆创新、稳步推进,在组织领导、破解难题、保障措施、建章立制上持续发力,探索了一些路径和办法。近日,其经验做法在全省宅基地确权登记推进会上交流发言,并被省自然资源厅通报表扬。

建立和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大改革,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发证作为一项重大的惠民政策,该区通过落实“三个到位”,强化“三项措施”,探索“三项机制”,确保了农村不动产登记工作高效开展,走在了全省前列。

“三个到位”确保登记工作推进快。一是责任落实到位。该区成立了由区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自然资源、住建、财政、考核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同时明确各单位的工作责任、任务职责、工作标准等,做到政府领导宏观安排抓部署、责任单位牵头抓落实、涉及单位配合抓推进,确保工作有人抓、事情有人管。二是安排部署到位。出台了《汉滨区“房地一体”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工作实施方案》,明确登记工作的目标任务、关键环节、质量标准、保障措施、时间节点等。先后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安排推进,并将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登记工作纳入镇(办)年度目标考核,定期进行检查督办、解决难点问题,确保快速推进。三是工作保障到位。该区克服财政压力,筹措资金4000余万元,确定8个作业标段免费为农户进行测量、权籍调查、登记发证,有效推动了确权登记工作。同时启用原不动产登记大厅,专门用于“房地一体”8个项目作业单位内业审核;落实专用工作车辆,用于外业调查及日常权调抽检;采购《产权证书》10万本,为后期大批量发证提供保证。

“三项措施”确保登记工作基础实。一是迅速摸清家底。该区为破解发证过程中无权属来源、无审批资料等现实问题,认真调研,迅速摸清实际情况,找准存在问题,及时出台了《村民建房历史遗留问题处理办法》,妥善化解了一批历史遗留问题。二是强化宣传发动。该区坚持“政府主导、村(社)主责、群众参与”的原则,坚持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宣传相结合,撰写《“房地一体”工作战报》13期,制作宣传条幅150条,发放宣传彩页4万余份,全方位、多角度宣传了宅基地确权登记的政策、所需要件、办理程序、重大意义,获得群众的支持配合;同时,发动干部进村入户面对面宣讲政策、解惑释疑,集中研判可能存在的矛盾问题,深入实地化解纠纷,寻求社会各界理解,充分调动群众的主动性。三是严格坚持标准。该区通过聘请业务老师、统一测绘口径和验收标准等措施,确保权调工作一次完成、一次通过。同时及时分析、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做到第一时间掌握情况、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解决问题。

“三项机制”确保登记工作成效好。一是探索矛盾化解机制。该区本着对群众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态度,依据自然资源部《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工作问答》,按照尊重事实、依法依规、逐步完成的原则,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统一标准、规范流程、先易后难推进宅基地确权登记工作。对无权属来源资料的农户按照批量“申请、公告、审批”的流程,采取由村委会审核把关,基层镇(办)审批的办法,对符合条件的权利人补办产权证书,有效破解农户刚性住房需求但前置手续缺失无法办证的问题,受益群众达2万余户。二是构建技术支撑机制。通过组织技术力量,率先在全市升级系统,增加批量发证模块,为批量“导入、受理、打证”提供技术保证。三是创新评价问效机制。实行重点工作清单管理和领导分片包抓制度,确保每个镇(办)有领导包片抓,每个标段有干部具体抓,每个镇村有测绘队伍上门组织实施。对各作业单位实际工作情况,还采取定期、不定期检查和暗访抽查,督促各项目单位加快进度、奋力冲刺,确保按期完成目标任务。

“三个三”的工作探索,推动了该区农村房地一体确权登记工作高效开展。截至目前,该区已完成25个镇(办)309个行政村11.98万宗的农村不动产权籍调查,占总任务94.6%。目前,围绕登簿发证工作,该区正在加班加点批量缮证,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工作已基本进入尾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