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无障碍浏览
本站支持IPV6

2023年安康市自然资源局秦岭地区矿山地质环境监测试点建设项目(二期)专项经费绩效评价报告

时间:2025年02月08日11时29分 作者:安康市自然资源局 来源:本站原创 分享至:

       为进一步规范财政资金管理,强化财政支出绩效理念,加强部门责任意识,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安康市财政局关于开展2024年度市级重点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安财绩〔2024〕4号)文件要求,市财政投资评审中心于2024年6月对安康市自然资源局2023年秦岭地区矿山地质环境监测试点建设项目(二期)专项经费开展绩效评价。具体评价情况如下:

       一、项目基本概况

       (一)项目概况

       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印发<安康市贯彻落实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报告整改方案>的通知》和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做好矿山地质环境监测试点建设有关要求,为推进秦岭区域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工作,市自然资源局2023年11月22日向市财政局申请了350万元《关于申请秦岭地区矿山地质环境修复监测试点建设项目(二期)市级财政补助资金的函》(安自然资函〔2023〕449号)的补助资金,用于我市矿山地质环境修复监测系统建设(二期)。

       项目结合安康市秦岭地区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实际情况,拟选定25处矿山地质环境进行远程监测,监测手段采用“空-天-地”一体化监测,即高分辨率的卫星遥感影像、无人机全景航拍、高清视频现场监控,监测数据资料及监控视频为秦岭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修复提供基础资料,为矿山生态修复监督管理提供依据,进一步支撑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作。

       (二)资金投入及使用情况

       市财政局于2023年12月15日下达市自然资源局203万元《关于下达 2023 年市本级新增一般债券资金的通知》(安财债〔2023〕150号),用于秦岭区域矿山地质环境监测试点建设(二期)。

       截至目前,按照合同约定,已拨付施工方30%费用,合计58.5万元,资金执行率28.8%。已完成拟选定的25个矿山的选点工作,并组织专家对项目勘察设计报告进行了评审,7月底已经开工建设,建设工期为60天。

       二、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对象和范围

       本次评价对象为安康市自然资源局秦岭地区矿山地质环境监测试点建设项目(二期)专项经费,资金范围203万元。重点围绕市自然资源局秦岭地区矿山地质环境监测试点建设项目(二期)专项经费项目实施决策、项目产出及效益三方面开展绩效评价,综合反映项目支出成效,梳理项目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强化项目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理念,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二)绩效评价原则、指标与方法

       1.绩效评价原则

       本次绩效评价坚持科学规范、公正公开、分级分类、激励约束、绩效相关的评价原则,根据设定的绩效目标,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设计评分表,对项目资金的效率性、效益性进行客观公正评价。

       2.评价指标

       参照《陕西省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陕财办绩〔2020〕9号),本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从投入、过程、产出、效益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结合本项目实施背景与绩效目标,征求项目实施主管科室意见后,综合判断各级评价指标对实现绩效目标的关键程度,确定各评价指标的分值权重。具体为投入指标权重15;过程指标权重20;产出指标权重40;效益指标权重25。

       3.评价方法

       本次绩效评价采取单位自评、实地调查、统计分析等评价方法,依据计划标准、行业标准、历史标准等评价标准进行评价。

       绩效评价结果采取评分和评级相结合的方式,总分设置为100分,等级划分为四档:90分(含)-100分为A、80分(含)-90分为B、60分(含)-80分为C、60分以下为D。

       (三)绩效评价工作过程

       本次项目评价程序共包括前期准备、评价实施、报告修改完善三个阶段,评价期间为2024年6月至2024年8月。

       三、综合评价结果及评价结论

       评价组根据《安康市财政局关于开展2024年度市级重点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安财绩〔2024〕4号)和《陕西省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陕财办绩〔2020〕9号)等文件要求,结合项目实际情况,从投入、过程、产出、效益等四个方面对安康市自然资源局秦岭地区矿山地质环境监测试点建设项目(二期)专项经费开展了绩效评价。综合项目整体执行情况和绩效目标完成情况,项目本次绩效评价得分为36分,绩效评价结果等级为“D”,具体计分表如下:

安康市自然资源局秦岭地区矿山地质环境监测试点建设项目(二期)专项经费绩效评价得分汇总表

       四、绩效评价指标分析

       (一)投入情况分析

       1.项目立项

       立项依据充分性。安康市自然资源局秦岭地区矿山地质环境监测试点建设项目(二期)对于全面加强秦岭生态保护,常态长效抓好秦岭生态保护修复有重要意义。项目立项符合发展长期规划,立项依据充分,且程序规范。根据评价标准该项总分5分,该指标得5分。

       2.绩效目标

       绩效目标合理性。项目绩效目标和指标的设计与项目实际工作内容相关,基本符合项目预期产出和效益,且绩效目标与预算金额相匹配。根据评价标准该项总分2.5分,该指标得2.5分。

       绩效指标明确性。现有绩效目标已被分解为具体的绩效指标,但绩效指标未能根据项目实施方案执行,绩效指标不足。根据评价标准该项总分2.5分,该指标得1.5分。

       3.资金投入

       预算编制科学性。根据市自然资源局提供资料,项目申报资料中包含经费预测内容,经费测算依据充分,预算内容与项目内容相匹配,预算编制科学。根据评价标准该项总分5分,该指标得5分。

       (二)过程情况分析

       1.资金管理

       资金到位率。2022-2023年安康市自然资源局秦岭地区矿山地质环境监测试点建设项目(二期)专项经费预算350万元,实际到位203万元,资金到位率58%。根据评价标准该指标不得分。

       预算执行率。安康市自然资源局秦岭地区矿山地质环境监测试点建设项目(二期)财政补助资金共计下达203万元,支出58.5万元,资金执行率28.8%。根据评价标准该指标不得分。

       使用合规性。根据现场资料查阅,工程项目资金拨付审批程序和手续完整,未发现支出依据不合规、虚列项目支出、截留、挤占、挪用和超范围使用资金情况,资金使用符合相关财务管理制度规定以及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根据评价标准该项总分4分,该指标得4分。

       2.组织实施                  

       管理制度健全性。项目实施单位的财务和业务管理制度健全。根据评价标准该项总分4分,该指标得4分。

       制度执行有效性。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关管理规定;项目调整及支出调整手续完备。根据评价标准该项总分4分,该指标得4分。

       (三)产出情况分析

       1.产出数量

       根据项目签订内容,年初设定完成选定25处矿山安装视频监控设备50台,目前已完成拟选定的25个矿山的选点工作,并组织专家对项目勘察设计报告进行了评审,7月底已经开工建设,实际安装5台,建设工期为60天,聘请一家第三方公司进行监理。根据评价标准该项总分25分,该指标得10分。

       五、评价结论及建议

       2023年市财政局下达市自然资源局203万元用于秦岭区域矿山地质环境监测试点建设(二期),该项目前期招投标采购周期较长加之今年雨水较多,导致项目开工时间有所滞后,无法按照预期目标执行,故无法进行准确合理的绩效评价。

       建议后期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扩大视频监控设备仪器适用范围,建立和完善矿山地质环境监测体系,扩大视频监控、无人机与遥感技术使用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