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增活力 绿色崛起追赶超---安康市改革开放4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报告
40年春风化雨,40年跨越腾飞。2018年,中国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安康人民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砥砺奋进,攻坚克难,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坚持走民生为本的循环发展之路,特别是“十五”以来,全市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陕南循环发展战略机遇期,紧跟全省发展步伐,奋力追赶超越,全市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发展速度赶超全省,走出了一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崛起之路,安康正成为秦巴腹地上一颗冉冉升起的璀璨明珠。
一、经济发展迈入快速增长新阶段
(一)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改革开放初期,全市经济规模十分弱小,1978年全市生产总值仅为4.95亿元,总量不足5亿元;1986年,全市生产总值跨越10亿大关,达到10.43亿元,是1978年的2.1倍,8年间全市经济总量翻了一番;2003年,全市生产总值跨越百亿大关,达105.03亿元,是1986年的10倍;2017年,全市生产总值已达974.66亿元,是2003年的9.3倍,是1986年的93.4倍,是1978年的197倍。预计2018年全市生产总值将突破千亿大关。四十年的发展,安康跨越了十亿、百亿、千亿三个不同量级的台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二)追赶超越增速领先。改革开放40年来,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1%。从历史数据看,我市经济增速总体呈现前低后高态势。改革开放前20年,安康经济增速远低于全省水平,基本呈个位数增长;从“十一五”时期开始,安康经济稳定保持2位数增长,并从2009年起,持续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并居全省各市区前列。2008~2017年,安康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呈后来居上、追赶超越之势,尤其是进入“十三五”以来,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都居全省前列,2017年全市有6项经济指标居全省第1。
(三)人均GDP水平稳步提高。1978年全市人均GDP仅195元;1993年1264元;2005年5191元;2009年10341元;2013年全市人均GDP达22938元,折合美元约3700美元,首次超过3000美元;2017年全市人均GDP为36662元,是1978年的188倍,年均增长8.5%,折合美元约5430美元。
(四)财政实力不断增强。1978年全市财政总收入仅为0.32亿元;1989年达到1.06亿元,跨上亿元台阶;2004年跨10亿元台阶,达到10.1亿元;2012年再跨50亿元大关,达到51.8亿元;2017年全市财政总收入达到85.04亿元,比1978年增长265倍,年均增长15.4%。40年间全市财政支出从1978的0.93亿元到2017年的274.45亿元,年均增长15.7%。
二、结构调整彰显经济发展高质量
(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改革开放以来,全市产业结构已完成从一、二、三到二、三、一格局的调整,第一产业比重逐年下降,二、三产业比重逐年上升。
从全市历年生产总值构成看,全市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分为五个转变节点,其中:1978年,全市三次产业结构为57.0 :23.6 :19.4,为一、二、三格局,改革开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释放了农业生产力,第一产业从1978年到90年代初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1981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54.6 :18.6 :26.9,为一、三、二格局,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深入,第三产业比重迅速上升;1998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36.0 :24.8 :39.2,为三、一、二格局,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一产业;2003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5.3 :27.3 :47.3,为三、二、一格局,二产比重首次超过一产,产业结构实现重大转变;2010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0.5 :40.0 :39.5,为二、三、一格局,二产占比跃居首位,第二产业成为全市经济的重要支撑。
2017年,全市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0.7 :54.3 :34.9,与1978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下降46.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30.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15.5个百分点。
(二)农业发展绿色高效。改革开放以来,从农村全面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到现代绿色农业的大发展,我市始终把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不断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夯实农业发展基础,以产业化经营为主导,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40年来,我市农业生产规模提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017年,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06.69亿元,是1978年的37.8倍,年均增长4.5%。
近年来,全市以富硒粮油、畜牧养殖、魔芋和茶叶等特色产业为重点,以农业园区为抓手,着力推进现代绿色农业发展,全市粮食生产连年丰收,2017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734.51万亩,比1978年减少333.31万亩,下降45.4%;粮食产量87.63万吨,比1978年增长21.3%,粮食单产水平大幅提高。油料播种面积111.42万亩,比1978年增加91.85万亩,增长4.7倍;油料产量15.54万吨,比1978年增长22.2倍。畜牧、茶叶、魔芋等特色高效农业发展加快,截至2017年末,全市已建成各类现代农业园区620个。全市茶园面积 75.18万亩,茶叶产量2.36万吨,分别较1978年增长2.5倍和20倍,富硒茶科研成果在人民大会堂成功发布;2017年全市生猪存栏233.3万头,比1978年增加145.18万头,增长1.6倍,生猪规模养殖全省第一;魔芋种植面积达35.6万亩,产量38万吨,居全省第一,魔芋产业“安康模式”在全国推广,农业农村部批准在我市建设富硒产品开发与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
(三)非公经济半壁江山。改革开放之初,我市经济主体主要是国有和集体两种经济形式,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主体呈多元化发展。40年来,我市认真贯彻省、市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决定和实施意见,加大国有企业改革力度,积极培育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的市场主体,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使非公有制经济成为全市经济发展新的推动力和增长点。特别是“十二五”后期,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得到长足发展,2013年,全市非公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0.92%,首次超过50%,占据半壁江山;2014年,全市非公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2.91%,首次超过全省水平,也超过西安市,跃居全省各市区第1。自2014年起,我市已连续4年保持全省领先,2017年,我市非公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8.1%,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推动我市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和新动能。
(四)工业化进程加快。改革开放40年来,安康市依托丰富的矿产、水利资源和特色农副产品等自然资源,逐步确立了“以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的工业强市发展目标,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逐步形成了以清洁能源、富硒食品、丝绸纺织、新型材料、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等为支柱的绿色循环工业体系。1978年,全市工业增加值不足亿元;2010年,全市工业增加值总量达86.15亿元,超过农业;2012年,全市工业增加值达179.91亿元,超过第三产业总量,真正成为全市经济的主要支柱。2017年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414.25亿元,是1978年的487.4倍。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2.5%,比1978年提高25.3个百分点。
40年来,全市工业企业生产能力大幅提升,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与1978年相比,成倍增长,尤其是卷烟、水泥产量都成百倍增长。
(五)城镇化水平大幅提高。改革开放初期,受经济发展和户籍制度的约束,人口流动很少,城镇化进程缓慢。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劳动力在城乡间流动加快,大量农民外出务工,带动了城镇化的快速发展。1978年末,全市总人口为254.3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5.66万人,城镇化率仅为6.2%;2017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66.1万人, 城镇人口达到125.89万人。城镇化率为47.31%。40年间全市常住人口增加了11.72万人,增长4.6%,而城镇人口增加了110.23万人,增长7倍,全市城镇化率由此提高41.1个百分点,城镇化水平大幅提高。
三、基础建设构筑追赶超越快车道
(一)投资规模持续扩大。回顾改革开放40年来,随着公路、铁路、城市建设、汉江梯级电站、邮电通讯基站等一大批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投资落地生根,安康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尤其是近年来,全市始终把项目建设和有效投资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抓手,以扩大投资总量、提升投资质量、优化投资结构为主攻方向,通过持续扩大有效投资提质增效,推进全市经济高速度、高质量发展。1978年以来,全市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超过6000亿元,年均增长18.7%。其中:受西康高速建设等因素影响,“十一五”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超千亿,年均增长45.1%,是改革开放以来增速最快的五年。“十三五”以来,全市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2016年全市增长24.2%,2017年增长24.1%,分别高于全省平均增速12.1和9.5个百分点。
(二)水利建设力度空前。安康水资源十分丰富,占全省水资源总量近60%。长江第一大支流汉江,在安康境内川流而过,年径流量106.57亿立方米。40年来,面对汉江流域洪涝灾害频发的基本市情,全市人民顽强抗灾,先后战胜了1983年“7·31”、2010年“7·18”等特大洪涝灾害,全市防汛减灾能力不断提升,水利建设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全市大力推进汉江综合整治、防洪保安、防汛减灾、水保治理、农村水电等工程建设,大力开展小水窖、小水池、小塘坝、小泵站、小水渠等“五小水利”工程,全市各类小型水利工程星罗棋布,成功创建一个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瀛湖。依托丰富的水资源,汉江水电梯级开发卓有成效,截至目前,全市在汉江及其支流建起了安康、石泉、喜河、蜀河等库容型水电站及186座小型水电站,2017年全市水力发电量达55.76亿千瓦时,水电这一清洁能源也成为全市传统支柱产业,安康历史上数千年的“水患”变成了水利。
(三)交通枢纽蓝图绘就。安康是陕西的南大门,处于川、陕、鄂、渝四省市的结合部,位居西安、武汉、重庆三大经济区的几何中心,具有“一市连四省”、“一江通五邻”的区位优势。1978年,安康境内仅有G316、G210两条国道公路,全市公路总里程5001公里,是全省交通最落后的地区。改革开放以来,全市加快以公路大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到2017年末,全市公路总里程达到23024公里,其中,高速公路总里程达576.77公里,贯通8个县区,包茂、十天、京昆、麻安高速穿境而过;10个县区均实现二级以上公路相连,100%乡镇通油路,100%的行政村通水泥路。全市初步形成了以高速公路为骨架、国省干线公路为主体、县乡村公路为基础的“六辐射、一通道、三横、八纵”公路网。目前,平镇、安岚高速公路正在建设之中,“十三五”期间全市将实现县县通高速。安康还是连接我国西北、华北、华中与西南地区的重要铁路枢纽,襄渝、阳安、西康3条电气化铁路过境安康,正在规划建设的西渝高铁将把安康带入高铁时代。未来,安康将承接关天、成渝、江汉三大经济区,依托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等多条交通干线,打造陕、川、鄂、渝交界地区的交通枢纽和陕西一级物流节点,实现由交通网络的地理中心向交通枢纽中心的转变。
(四)信息资讯飞速发展。改革开放之初,人们之间的联络主要靠书信,电话更是一个稀罕物。1978年,全市邮电局所仅135个,电话机4946部,偏远的乡镇甚至都不通邮路。2017年末,全市邮电局所已达669个,固定电话用户29.69万户,移动电话用户262.54万户,互联网宽带用户47.96万户,宽带网络基本覆盖全市所有行政村。全市邮电业务总量从1978年的219万元增长到2017年的30.1亿元,其中电信业务总量占比91%,而邮政业务只占9%,传统的以信件为主的函件大幅下降,2017年全市邮政网点的函件量35.7万件,比1978年减少383.3万件,下降91.5%。信息资讯的传递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先进快捷的互联互通现代网络,让人们无论相隔多远,通过电话手机可以随时听见亲人的呼唤,通过网络可以立即视频相见,通过互联网等新媒体新闻资讯随时呈现眼前,古人的梦想“天涯若比邻”真正变为现实。
四、生态建设擦亮安康发展新名片
(一)生态建设成效显著。40年来,全市坚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理念,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坚持实施水土保持、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汉江绿化及自然保护区工程,全市自然生态环境实现了由“穷山恶水”到“青山绿水”再到“金山银山”的大转变,生态环境成了安康长足发展最丰富的特色资源,最具追赶超越竞争力的优势。2017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5%,分别高于全国、全省43.4和22个百分点。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更是多年保持全省前列,2017年中心城区全年空气质量达到和好于二级以上天数316天,汉江出境断面水质一直保持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Ⅱ类标准,水质达标率100%,水环境改善指数全省第一。安康因汉江成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引汉济渭”工程水源涵养区,承担着“一江清水供京津”的重大任务。2008年以来,安康先后成功创建获得“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绿化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最佳生态养生养老城市”等称号,安康因生态而美,也将因生态而富。
(二)生态旅游唱响安康美景。安康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提到的“鎏金铜蚕”的故乡,被李克强总理誉为“镶嵌在秦巴腹地的一颗璀璨明珠”。这里千山竞秀、万水争绿,既有北国风光之雄奇,又有南国山水之秀美。近年来,安康立足生态优势,围绕全域旅游,打造“秦巴明珠生态安康 养生福地”旅游品牌,致力建设成为西部一流、全国知名的休闲度假胜地和健康养生旅游目的地,全市现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10个,3A级景区1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1个,国家工农业旅游示范点8个、省级旅游示范村20个、省级特色旅游名镇10个、省级文化旅游名镇(街区)3个。安康还有自然生态保护区6个,其中:国家级4个。2017年,全市接待境内外游客378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28.53亿元。
五、改革成果惠及安康儿女新生活
(一)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40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城乡统筹推进,全市经济实体、就业人员明显增加,职工工薪水平和农民劳务所得都大幅提升,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明显提高。1978年,全市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年平均工资仅520元,2017年全市城镇非私营单位从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已超5万元,达52195元,其中:国有单位从业人员平均工资60651元,是1978年116.6倍。2017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158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394元,分别是1990年的25.6和21.7倍。
(二)教育事业成就辉煌。40年来,安康始终坚持把教育作为兴安富民的基础来抓,切实加大教育投入,稳步推进教育改革,协调推进教育发展,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稳步提升。经过艰苦努力,全市先后实现了“普六”“普九”“十三年免费义务教育”目标。2017年普通中学在校学生14.63万人,普通小学在校学生18.55万人,分别是1978年的13倍、1.4倍和0.5倍;1978年全市有普通中小学5205所,由于学龄人口减少、移民搬迁等因素影响,至2017年全市普通中小学下降为601所;2017年全市共有幼儿园484个,在园儿童87984人,分别是1978年的48和107倍。2017年全市高考二本上线人数首次突破万人关口。2006年全市高等教育实现零突破,经教育部批准,全市第一个省属全日制公办本科院校—--安康学院成立,截至2017年末,学院在校本科生10828人,专任教师490人。
(三)文化事业蓬勃发展。1978年以前,安康只有3个图书馆,14个文化站,只通有线广播,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75.9%,电视人口覆盖率仅为7.1%。40年来,全市上下积极推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截至2017年底,全市已有图书馆11 个,群艺馆1个,文化馆10个,博物馆10个,广播电台5个,电视台10个;全市城乡实现广播电视光纤高清入户,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9.07%,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9.13%。紫阳名歌、汉调二黄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安康汉江龙舟文化节已连续举办十八届,被评为全国十大最具魅力的地方节庆活动。紫阳富硒茶节、汉阴油菜花节、岚皋旅游文化节、平利茶文化节、旬阳农民文化节等各具特色,有力提升了安康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四)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四十年来,全市医疗条件和医疗水平大幅提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医疗一体化服务和分级诊疗全面实施,“住院难”和“看病贵”问题得到缓解。2017年末,全市医疗卫生机构2981个,比1978年增加2365个;卫生技术人员17575人,增加11764人;病床数15254张,增长4倍。医疗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240多万农民参加了新农合,22万居民参加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实现了城乡居民病有所医。
(五)社会保障事业全面推进。改革开放以来,全市逐步建立起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城乡低保等为重点的社会保障体系。截至2017年底,全市18.85万城镇企业职工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158.18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职工人数达8.68万人;还有大约18万弱势群体得到社会保障,基本实现城乡居民老有所养。
40年来,安康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喜人变化,走出一条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更加美丽的新路子。站在改革开放40年的时间节点上,安康儿女感慨国家发展之快,感知人民生活之美,感恩改革开放之红利。我们充满信心,坚定愚公移山之志向,砥砺勇于担当之品质,以奋斗的姿态,参与改革、推动改革,将改革进行到底,为加快建设西北生态经济强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继续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