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无障碍浏览
本站支持IPV6

前三季度全市经济保持较快增长6项经济省考指标全省第一

时间:2017年10月27日14时35分 作者:安康市统计局(余国琴) 来源: 分享至: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紧扣生态经济培植核心竞争力,促进产业发展向技术链和价值链高端攀升,尤其是克服强秋淋天气带来的减产减收等负面影响,不断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困难,实现了经济持续较快增长。

      1-3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97.11亿元,同比增长11.2%,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8.1%)3.1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9%)4.3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1.8亿元,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393.99亿元,增长14.0%;第三产业增加值241.32亿元,增长8.5%。

      一、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及特点

      (一)增速稳居全省前列

      1-3季度,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在全省11个地市中继续保持领先,6项省考主要指标全省第1。其中,生产总值增长11.2%,居全省第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5%,居全省第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2%,居全省第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8%,居全省第1;非公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58.1%,居全省第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2%,居全省第1。

      (二)产业发展形势良好

      1、农业生产平稳。受夏季持续高温干旱、秋季强秋淋天气影响,三季度全市农业生产发展略有减缓。1-3季度,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1.04亿元,增长4.8%,实现增加值63.54亿元,增长4.9%,较上半年回落0.1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3。

      主要农产品产量基本稳定。前三季度,全市蔬菜产量124.4万吨,增长4.2%;茶叶产量2.33万吨,增长19.6%;水产品产量3.48万吨,增长10.0%;肉类总产量15.72万吨,下降0.7%;蚕茧产量5628吨,下降2.3%。

      2、工业经济运行稳健。1-3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036.42亿元,增长22.0%;实现增加值317.35亿元,增长15.5%,较上半年回落0.3百分点,但仍高于全省7.8个百分点。

      支柱产业强势引领。1-3季度,全市六大支柱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870.86亿元,增长21.3%,对规上工业产值增长的贡献率达81.8%。其中:装备制造业产值增长27.5%;富硒食品增长24.0%;新型材料增长21.8%;清洁能源增长14.1%;安康丝绸增长13.2%;生物医药增长0.9%。

      八成工业产品产量增长。1-3季度,发电量增长31.7%,植物油增长25.7%,饮料酒增长26.2%,饮料增长26.2%,混凝土增长20.9%,锌金属含量增长19.7%,水泥增长13.3%,原煤增长12.1%,蚕丝增长8.7%,精制茶增长5.1%,卷烟下降19.5%。

      新增企业贡献给力。1-9月,去年入统和当年新建企业完成产值69.02亿元,增长73.5%,拉动规上工业产值增长5.1个百分点,贡献率达23.2%。

      3、建筑业较快增长。截止三季度末,全市资质以上建筑业(以下简称“建筑业”)联网直报企业达132家, 比上年同期增加18家,增长15.8%。1-3季度,全市建筑业总产值99.56亿元,增长27.2%,增速较上半年回落8.5个百分点,但较上年同期提高18.9个百分点。

      从产值构成看:建筑工程产值94.22亿元,增长26.8%;安装工程产值2亿元,增长22.5%;其他产值3.33亿元,增长42.3%。

      从企业资质看:一级资质企业11家,二级资质企业51家,三级及以下企业70家。1-3季度,全市一、二级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76.46亿元,占比达76.8%。28家产值过亿元资质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62.96亿元,增长37%,占比达63.2%。

      4、规上服务业规模扩大。截止8月末,全市规上服务业企业已达236户,较上年同期增加62户。1-8月,全市规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7.17亿元,增长11.7%,较上半年提升2.5个百分点,增速逐月上升;实现营业利润3.65亿元,增长44.8%。

      (三)投资消费持续给力

      1、投资稳中有进。1-3季度,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85.76亿元,增长24.2%,较上半年提高4.5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增速9.6个百分点,增速领跑全省。

      工业投资保持高位增长。前三季度,全市完成工业投资159.1亿元,增长32.2%,保持高位增长。

      民间投资占比逐步提高。前三季度,全市民间投资380.32亿元,增长29.0%,增速较上年同期提升14.1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占比达48.4%,较上年同期提升1.8个百分点。

      基础设施投资快速增长,“补短板”持续显现。前三季度,全市基础设施投资238.02亿元,增长41.1%,其中,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完成投资171.54亿元,增长54.3%。

      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等领域投资增长较快。1-3季度,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投资21.46亿元,增长55.5%,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投资5.47亿元,增长5.34倍;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67.41亿元,增长40%;文化产业投资完成73.27亿元,增长68.2%。

      2.市场消费稳步提升。1-3季度,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3.89亿元,增长14.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8个百分点,已连续三个季度增速在全省排名第1。

      按消费地域看,前三季度,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84.46亿元,增长16.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2.43亿元,增长7.7%,城镇消费不仅量大增速也快,是市场消费的主体。

      按消费形态看,前三季度,全市实现餐饮收入36.99亿元,增长13.9%;商品零售176.9亿元,增长14.9%。

      按商品分类看,在限额以上企业(单位)的22 类商品零售中,增长最快的分别是: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增长77.5%,五金、电料类增长56.7%,书报杂志类增长56.5%,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49.1%,通讯器材类增长32.6%。

      前三季度,全市限上企业实现网上零售额1.26亿元,增长12.3%。

      (四)运行质量稳中向好

      1.工业企业效益稳定。1-8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24.84亿元,增长24.9%;实现利润80.28亿元,增长18.1%; 1-9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97.2%,较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存货中的产成品增长4.8%,企业产销衔接良好,库存压力小。

      2.财政收支运行稳健。前三季度,全市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91亿元,同口径增长11.7%,较上半年提升1.7个百分点。全市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20.53亿元,同比增长17.9%,较上半年回落1.3个百分点。民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 其中:教育支出增长15.4%,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增长27.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40.8%,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增长13.3%,节能环保支出增长7.8%,农林水支出增长44.3%,交通运输支出增长40.5%。

      3、城乡居民持续增收。1-3季度,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172元,增长8.5%,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2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103元,增长9.2%,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5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增幅分别居全省第3和第1位。

      (五)运行环境不断改善

      1、公路运输稳步走高。1-9月,全市公路客货运周转量增长10.8%,与全省水平持平,较上月提升0.5个百分点,较上半年提升2个百分点,增幅稳步走高。

      2、市场主体不断增加。1-9月,全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19288户,增长20.6%,其中:新增各类企业4125户,增长16.9%。截止9月末,全市各类市场主体已达14.68万户,较上年同期增长20.2%,其中:各类企业同比增长29.7%。

      截至9月底,全市共新增“四上”统计单位95户,其中:工业26户,建筑业10户,房地产业13户,商贸业34户,服务业12户。

      3、金融存贷款持续增加。9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318.99亿元,增长14.6%,其中:住户存款808.35亿元,增长13.6%,非金融企业存款254.07亿元,增长28.2%;各项贷款余额702.87亿元,增长14.8%,其中:住户贷款322.71亿元,增长11.4%,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380.14亿元,增长17.8%。

      4、就业形势良好。据人社部门统计,截止9月底,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6746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6336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277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11%。

9月底,全市“四上”单位从业人员人数16.91万人,增长12.5%,其中:在岗职工14.4万人,增长10.9%。

      二、存在的问题

      1、强秋淋天气致农业生产受灾。今年的夏季持续干旱,特别是8月28日以来,我市遭遇了20年一遇的罕见强秋淋天气过程,对我市农业生产产生较大影响。据农业部门统计,全市农作物受灾面积33.28万亩,玉米、红苕等晚秋作物受灾,预计秋粮减产已成定局。多个农业园区受洪水破坏,蔬菜和魔芋等经济作物受灾严重。

      2、工业企业利润率回落。1-8月,全市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中亏损企业亏损额为3984万元,较上半年增加564万元。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率为10.9%,较上半年回落0.3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9.7%,较上半年回落0.3个百分点。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成本达81.99元,较同期增加1.02元,较上半年增加0.35元,生产成本增长过快,企业盈利空间缩小。

      3、投资稳增长压力较大。一是全市新开工项目增速(10.9%)远远低于全省新开工项目增速(23%)的平均水平;二是房地产投资增长动力弱。前三季度,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66.1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比上半年下降3.9个百分点;三是投资到位资金仍显紧张。前三季度,全市投资项目本年实际到位资金654.98亿元,增长11.3%,低于全市投资增速12.9个百分点,资金保障仍显不足。

      4、市场消费热点不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不仅更加注重商品的品质、更钟情于服务消费。城市商业综合体是以融合商业零售、餐饮、娱乐、文化、教育等多项城市主要功能活动,面向各类人群,提供综合服务的大型建筑综合体,是现在深受大众热捧的消费新业态。目前安康仅有4个商业综合体,远不能满足人们的综合消费需求,在特色定位、业态组合、服务形态、布局方式等方面还未注入新型零售或服务的元素,还未形成新的市场消费热点。

      三、建议

      1、积极开展农业生产自救。积极组织群众对尚未收获的玉米、水稻,抢抓雨后天晴,做到应收尽收;合理引导做好秋冬播生产,积极扩大小麦、油菜、蔬菜种植面积,通过明年夏季粮油、蔬菜增产增收弥补今年灾害损失,为明年全市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奠定基础。加快修复损毁农田基础设施,提高农田水利标准。继续多渠道争取中省资金,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提高抗御灾害的能力。

      2、以降成本为要力促工业提质增效。一是加大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帮扶力度,加强对生产低迷行业和企业的帮扶,关注企业产品产量的变化,千方百计帮助企业拓展销路、扩大融资、组织原料,确保产能达产达效;二是加大企业科技投入帮扶力度,支持和帮扶企业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做好产品研发、技术装备创新,改进工艺流程,提升产品质量和档次,让企业重新焕发活力,推动全市工业经济较快增长。

      3、抓好重点促投资稳增长。一是积极谋划,强力推进已定项目如期开工,加快项目进度;二是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房地产市场从前期过热转向低迷,全市应积极应对,保持房地产市场在去库存和稳房价中健康平稳过渡;三是强化资金保障,充分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提高投资直接融资比重。完善清理和盘活存量资金长效机制,用足用好国家专项建设基金,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4、大力培育消费新业态。大力培育限额以上企业,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整合、规范市场,大力支持商贸企业做大做强。培育并完善大型商业综合体,引导消费者由单纯的传统的商品消费向商品消费与服务消费并重方面倾斜。加大对新兴的网上零售企业和居民消费升级的通讯器材类、家具类、体育娱乐用品类企业的帮扶力度,不断培育新的消费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