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陕县局:守护青山沃土 书写发展新篇
近年来,宁陕县自然资源局以宽广胸怀与担当精神,深耕资源保护,在守护绿水青山的同时,为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让“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的主题在秦巴山区绽放出璀璨光芒。
守土有责。宁陕县处于秦岭腹地,生态地位尤为重要。宁陕县自然资源局深知肩上责任重大,始终将耕地和秦岭生态保护作为首要任务,以铁的决心、铁的手腕,持续开展耕地保护专项行动,对各类破坏耕地资源的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通过建立健全网格化监管体系,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巡查等科技手段,实现了对全县自然资源保护的全方位、动态化监测。近年来,拆除违规建筑,恢复植被,修复生态,曾经被破坏的山林逐渐恢复生机,山更青了,水更绿了,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等珍稀野生动物的踪迹也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2024年,该局以“零违法比例”的优异成绩位列安康市第一,并在全省土地卫片执法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交流。全年开展动态巡查36次,制止违法行为16宗,立案25宗,核查系统下发的44个图斑全部合规,彰显了“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治理决心。
用地有方。在严守生态底线的同时,该局积极探索秦岭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之道。他们立足实际,围绕全县重点项目土地要素供给,上年累计完成43个批次281.02亩土地组件报批,通过科学规划土地利用,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全县重点项目依法依规落地实施。在工业园区建设中,坚持节约集约用地原则,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同时,充分发挥全县生态资源优势的特点,大力支持生态旅游、特色农业等绿色产业发展。通过合理规划乡村旅游用地,打造了一批生态美、产业兴的特色旅游村镇,依托良好的自然条件,划定特色农业种养区域,助力农民增收致富。如今,生态旅游业和特色农业已成为宁陕县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保护有力。将严守耕地红线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多措并举加强耕地保护。一方面,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明确耕地保护责任,将耕地保护目标层层分解到镇、村,签订耕地保护责任书,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另一方面,以“田长制”为核心机制,构建起县镇村三级田长+网格长责任体系,设置一级田长2人、二级田长22人、三级田长76人、网格长340人,将耕地保护责任细化到每一寸土地。通过推进耕地流出问题整改,2024年全县现状耕地数量净增2729.25亩,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荣获安康市耕地保护激励先进县称号。加大耕地占补平衡力度,积极推进基本农田建设,通过土地整治、土壤改良等措施,提高耕地质量和产出能力。此外,还通过开展耕地保护宣传教育活动,增强群众的耕地保护意识,让“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的理念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