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无障碍浏览
本站支持IPV6

2024年安康市自然资源工作“怎么看怎么干”系列专栏---平利县局篇

时间:2024-04-10 14:59 作者:安康市自然资源局 来源:本站原创 分享至:

导  语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聚焦全省自然资源工作会和市委五届六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部署要求,深化拓展“三个年”活动,抢先机鼓干劲、战开局抓落实、“市自然资源局”微信公众号开设“2024年自然资源工作怎么看怎么干”系列专栏,定目标、亮思路、明重点、压责任、晒举措,切实把全系统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和省自然资源厅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凝聚共识、同向发力、形成合力,为加快建设汉江生态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聚力建设幸福安康贡献自然资源力量。今天刊发平利县局篇。

       2024年,平利县自然资源局紧盯省厅、市局和县委、县政府重点工作安排部署,高起点谋划、高标准组织、高质量落实,全力谱写平利县自然资源工作新篇章。

       压实耕地保护新举措,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时刻牢记“国之大者”,落实落细“田长制”,守牢我县耕地保有量22.62万亩、永久基本农田14.04万亩保护目标任务,逐级签订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压实各级田长和巡田网格员职责,建立“县级一张网、镇村有台账、组上一张图、户有明白卡”责任体系,做实做好网格员定期巡田机制,及时发现并制止违法占地行为,坚决遏制新增耕地流出,实现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全覆盖。

       构建县域发展新格局,优化国土空间规划布局。坚持带着感情编规划、深入基层编规划、开门问需编规划,增强规划的前瞻性、指导性、针对性,严把规划编制质量、技术关口,以“好用、管用、实用”为原则,5月底前完成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县城控制性详细规划报批,10月底前完成40个“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完成杨家梁、月城、二道河片区等重点区域规划设计方案编制,切实提升国土空间治理能力,高标准助推高质量发展。

       开创自然资源新局面,强化自然资源要素保障。始终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要素跟着项目走”,紧紧围绕全县2024年28个市级、30个县级重点项目计划,加快推进城关普济寺标准化厂房、长安富硒产业园二期等土地征收扫尾,积极做好全县重点项目用地储备工作,力争全年报批土地200亩,收储土地300亩,土地出让收入1.5亿元。持续推动消化处置批而未供土地200亩,确保土地资源高效利用。

       立足资源保护新思路,统筹矿产资源开发保护。认真做好全县矿产资源调查统计工作,建立县域内矿产资源数量、质量、结构等信息台账,规范矿山名录动态管理,完成3-5家重晶石矿山资源储量核实工作,关闭2家超指标采石矿山企业,做实做细矿业权人勘查开采信息公示等业务工作,切实提高监管效能。

       打造民生服务新窗口,持续增进改善民生福祉。紧紧抓住政策“窗口期”,最大程度消化存量问题,做好完善登记要件等后续工作,采取有效举措防止问题新增,确保“登记难”问题“清仓见底”。持续加强不动产登记领域作风和能力建设,不定期开展登记大厅体检,扩大拓宽“互联网+不动产”应用场景,巩固“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改革成果,常态化开展“交地即交证”“交房即交证”改革,大力推广“带押过户”,不动产登记查询进银行、查询查封业务进法院,努力实现不动产信息查询“就近办”“最多跑一次”工作目标,提升不动产登记服务效能。

       筑牢安全生产新屏障,扎牢地灾安全底线。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防灾减灾理念,结合县域实际科学编制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汛前完成167个隐患点、1070个风险区排查,建立“一库两清单一体系”,落实“隐患点+风险区”双控责任。常态化强化宣传培训演练,扎实开展雨前、雨中和雨后的巡查排查工作,主汛期前隐患点、风险区演练培训实现全覆盖。

       聚焦中心工作新突破,高效服务全县中心工作。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大力援建招商引进年产80万吨钻井液用材料产业园项目,积极协助选址,协调解决困难、矛盾和问题,力争5月底前开工建设,尽早投产达效。持续推进2023年全县重点包抓桂花园建设项目续建工作,确保工程建设如期完成。对标全县经济工作部署,落实专人,高标准完成2024年固定资产投资任务,培育完成“五上”企业1家,精准策划包装2024新开工重点项目5个。

       构建和谐发展新环境,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统筹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和矿产资源规模化开发、集约化利用,加快推进平利县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项目,修复治理面积59.9公顷,全面完成2022年锅厂板岩矿生态修复项目验收审计工作。紧盯中、省政策投向,积极申报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力争争取项目资金500万元以上,有序推进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保护好绿水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