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无障碍浏览
本站支持IPV6

市自然资源局召开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视频调度会

时间:2023-08-07 08:40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分享至:

8月4日,安康市自然资源局召开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视频调度部署会议,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华军主持会议。

会议传达学习了省市有关防灾减灾视频会议精神,对做好当前地灾防治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会议指出,当前正处于“七下八上”主汛最关键节点,未来一周我市多对流性天气,系统上下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指示精神,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时常半夜警醒”的警觉性,落实落细各项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全力以赴保安全护稳定防风险。

会议强调,各县市区局要正视存在问题,在解决问题中提高防治能力。要抓紧补短板强弱项,加快推动问题解决,让地质灾害防治更精准、更高效。要总结成功经验,扩大防治工作成效。近三年来,全市累计成功预报地质灾害42起,避免人员伤亡611人,避免直接经济损失8774万元,居全省第一。要认真剖析自然资源部每年公布的十大典型案例和本市成功案例,切实把监测预警、群测群防、巡查排查、宣传培训演练等基础工作做扎实、做到位。

会议要求,坚决把“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要求落到实处。要强化巡查排查,充分利用专业力量,广泛发动基层干部群众,开展“拉网式”“地毯式”排查全覆盖。要坚决克服“不是地质灾害隐患点就需要人员转移”的麻痹思想,发现地灾迹象,及时有序转移全部受威胁群众,努力做到提前撤、及时撤、果断撤,确保群众生命安全万无一失。要强化监测预警。在做好群测群防工作基础上,按照分级预警、精准施策的原则,充分运用已建设的2086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专业监测设备,统筹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短临预警和专业监测预警。要注重夜间预警预报、调度联动和响应工作。汛期的强降雨具有夜间增强的特点,要特别注意夜间强降雨天气过程,气象预测到有强降雨的地区,要提前疏散可能受威胁的群众,主动躲避。要加快推进地质灾害综合治理。相关市县要加快推进地质灾害项目实施,尽快消除风险隐患。加强地质灾害治理项目施工安全监督管理,确保在治理过程中不发生安全生产事故。要切实加强培训演练。开展形式多样的防灾减灾知识科普宣传教育活动,提升基层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从源头上防范化解群众身边的安全风险。要落实明白卡的发放和一点一演练、一点一预案等要求,所有隐患点微演练必须做到全覆盖。要强化值班值守和应急处置。充分发挥“人防+技防”作用,严格落实24小时领导带班制度。发生灾害或险情时,配合应急部门启动应急响应,及时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赶赴灾情现场开展调查和评估研判,为抢险救灾、处置提供科学依据,避免二次事故的发生。要强化“预案外”地质灾害防范。要以地质灾害精细化调查评价为契机,加强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成果运用,因地制宜开展成灾机理研究,健全完善风险隐患识别和管控体系,把更多风险隐患纳入动态监测预警和风险防控范围,着力提升“预案外”地质灾害防控能力。要加强对基层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一线工作人员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和预警预报信息,牢固树立自身安全防范意识,尤其是雨中巡排查、“叫应”途中、紧急撤离避险时,要时刻警惕可能发生的安全风险,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开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