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安康农业质效双提升
“十三五”期间,全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脱贫攻坚统领农村工作全局,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大力发展“五大”特色产业,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升,全市农村经济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一、农业经济总量稳步提升,农民收入持续增加
2020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82.08亿元,较2015年增加79.18亿元,年均增长4.1%。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62.89亿元,较2015年增加45.44亿元,年均增长4.1%。其中:农业增加值101.86亿元、林业增加值6.7亿元、牧业增加值44.18亿元、渔业增加值4.46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5.69亿元,占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62.5%、4.1%、27.1%、2.7%、3.5%。
“十三五”以来,在脱贫攻坚政策的积极带动下,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全市79.9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2020年,全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万元大关,达11288元,较2015年增加3375元,年均增长7.4%。
二、农业产业协调发展,主要农产品产量稳步提高
(一)保障粮食安全生产。“十三五”时期,全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实施“扩薯、稳稻、增玉”战略,把稳产保供摆在了更突出的位置。2020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336.32万亩,较2015年增加48.04万亩;全年粮食总产量77.48万吨,较2015年增加12.50万吨,年均增长3.6%;粮食平均亩产达230公斤,较2015年提高5公斤。
(二)蔬菜类产量持续增长。全市认真贯彻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集中发展“1+10+N”蔬菜保供体系建设,按照“做优设施菜、做强高山菜、做精露地菜”的思路,围绕中心城区、县城、万人集镇进行布局,形成稳定可靠的蔬菜生产供应基地,提高蔬菜生产保供能力。2020年,全市蔬菜面积120.71万亩,较2015年增加17.30万亩;产量171.88万吨,较2015年增加34.47万吨,年均增长4.6%。
(三)园林水果多点开花。近年来,全市逐步形成了以旬阳县的柑子和拐枣、汉滨区和紫阳县的橘子、白河县的木瓜、岚皋县的猕猴桃等为主导的林果业产业。2020年,全市园林水果面积41.91万亩,较2015年增加12.29万亩;产量22.53万吨,较2015年增加4.1万吨,年均增长4.1%。
(四)林业发展步履稳健。“十三五”时期,全市全面推行林长制,严格林地林木管理,大力实施长江防护林工程,巩固提升退耕还林建设成果,不断提升林业产业发展质量。累计完成营造林116.0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68%,较“十二五”末提高了3个百分点。林地保有量2878万亩, 湿地公园总面积15.03万亩,有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3个,成功创建为“国家森林城市”,石泉、平利、白河等6个县成功创建省级森林城市。
三、农业“五大”特色产业亮点突出
“十三五”初期,安康农业基本形成了以生猪为主的畜牧、茶叶、魔芋、核桃、生态渔业五大特色产业,五年来,五大特色产业已成为助推安康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一)畜牧业生产恢复加快。十三五期间,以生猪为主的畜牧业生产发展历经波折。2015年,全市生猪生产处于高峰期,出栏猪212.55 万头;2016至2017年,受生态环境治理、“猪周期”现象影响,全市生猪出栏量连续下滑;2018年虽略有回升,但仍处低位;2019年,在非洲猪瘟疫情冲击下,生猪生产遭受重创,出栏量下跌到五年来最低点;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防控形势,全市积极采取提振措施,畜牧业生产止跌回正。五年间,全市上下努力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影响,以“防风险、保产能、强生态、建品牌”为发展路径,统筹做好畜牧业生产,加快恢复生猪产能,不断推进牛、羊、禽生产发展,取得明显成效。2020年,全市生猪存栏125.86万头、出栏180.01万头,分别较2015年下降10.8%、15.3%,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6.5%、1.5%。出栏牛6.80万头,较2015年增长13.4%,出栏羊48.81万只,较2015年下降38.3%,出栏家禽890.46万只,较2015年增长3.3%,出栏牛、羊、家禽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6.2%、6.1%、6.6%。肉类总产量17.45万吨,较2015年下降2.2%,较上年同期增长2.9%。
(二)富硒茶知名度逐步提高。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安康富硒茶叶在“十三五”期间得到了较快发展,安康富硒茶荣获全国地理标志,“陕茶一号”成为全省首个获得农业农村部和国家林业局“双认证”的植物新品种权证书。2020年,全市茶园总面积达92.54万亩,较2015年增加35.97万亩;茶叶产量3.38万吨,比2015年增长了一倍,茶叶面积、产量均居全省第二位。
(三)魔芋规模产量稳步增长。随着全市魔芋产业化发展和深加工能力的提升,汉滨区、紫阳县、岚皋县被全国魔芋协会授予全国魔芋产业重点县,魔芋产业已成为我市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全市已建成魔芋园区89个(其中省级2个)、种芋示范园90个。2020年,全市魔芋种植面积达55万亩、产量62万吨,均居全省第一。
(四)核桃产业发展成效显现。全市近年来利用退耕还林、天保造林等林业工程项目,掀起了发展核桃产业的高潮,全市共发展万亩核桃产业重点镇55个,千亩示范村200个,核桃产业示范园300个。2020年,全市核桃种植面积75.93万亩,核桃产量2.96万吨,分别较2015年增加27.55万亩和0.76万吨,年均增长9.4%和6.1%。
(五)渔业生产形势平稳。2015年以来,在南水北调水源地保护和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捕”情况下,全市不断挖掘资源优势,强化基础建设,优化产业结构,大力推广大水面生态增养殖和稻渔综合种养等生态养殖模式,深挖池塘精养潜力,全面打造生态渔业“蓝月亮”。全市共发展水产养殖企业和合作社136家,建成各级渔业产业园区89个,成功创建14家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2020年,全市水产品产量4.16万吨,位居全省第三。
四、农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较低。一是全市农业生产仍以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为主,受气候、病虫害等因素影响较大,抗自然风险能力不足。二是农业生产基础设施薄弱,机械化程度低,现代农业规模化不足。三是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年龄偏大,受教育程度低,农业新技术应用不广泛。三农普资料显示:全市农业生产经营人员中,年龄35岁及以下、36至54岁之间、55岁及以上人员占比分别是15% 、48.2%、36.8%;受教育程度以初中和小学为主,占比达82.3%,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仅占0.8%,这种年龄、文化和技能结构直接影响现代农业发展进程。
(二)畜牧业生产风险和困难较大。五年间,全市畜牧业生产震荡前行,历经了艰难的恢复阶段,养殖风险和困难犹存。一是随着饲料、人工、仔猪等价格不断上升,养殖成本不断增加,特别是近年的环保、防疫成本节节攀高,养殖户积极性普遍不高。二是受环保政策制约,还有猪周期现象、非洲猪瘟疫病等一系列不稳定因素给畜牧生产带来重重冲击,养殖风险不断扩大。三是畜牧加工业较为落后,冷链物流体系不健全,产品附加值低。
(三)一二三产业融合度不高。五年来,全市农业发展虽然势头良好,但基础仍显薄弱。一是种养业与二三产业融合程度低,缺乏龙头企业带动,没有形成有较大影响力、有规模、有特色的农产品加工支柱产业。二是生产、加工、销售全产业链条不够畅通,大多数农产品加工企业在深加工、储藏、包装、品牌建设以及市场营销等方面相对滞后,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不高。
五、促进全市农业经济发展的建议
(一)加强基础建设,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一是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建造日光温室、拱棚等,采用先进的设施种植技术,使传统农业逐步摆脱自然的束缚,走向现代工厂化农业生产。二是通过土地整治、农田水利建设、土壤改良培肥、农机装备配套等方式,不断夯实农业生产基础,加快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实现农作物生产优质、稳产、高效。三是整合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强培训指导,打造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敢竞争”的新型职业农民,促进乡村产业发展。
(二)加大政策扶持,促进畜牧业健康有序发展。一是科学布局产业发展,大力实施现代生猪产业“1+10+50+100”高质量发展示范工程建设,打造“安康林下猪”品牌,培育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构建现代化养殖体系。二是加大政策扶持,争取项目资金,全面落实养殖补贴,降低风险成本,保护养殖企业和养殖户的从业积极性。三是大力推行“猪沼园”生态循环养殖模式,不断提高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全面提升绿色养殖水平。四是严防重大动物疫病,完善疫病防控体系,压实非洲猪瘟等疫病防控责任,进一步提升防疫能力建设。
(三)加快转型升级,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一是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突出发展我市绿色种植、养殖等生态循环农业,推动粮油主要生产县区、现代农业园区发展转型。二是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培育优质农作物新品种,把科技成果应用到农产品的加工、储藏、运输及安全检测当中。三是打造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使农产品、畜禽肉类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相互促进,提高产品加工转化率和附加值,实现产业升级。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全市将继续以乡村振兴、产业兴旺为蓝图,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五大”特色产业,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着力实现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衔接,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