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无障碍浏览
本站支持IPV6

旬阳“四个三”措施推进易地扶贫搬迁见成效

时间:2018-11-12 16:17 作者:李刚 来源:本站原创 分享至:

近年来,旬阳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紧紧围绕“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总目标,强化“三精”管理,积极探索开展新民风和新型社区建设,建设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93个,集中安置11992户37237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统筹推进。

“三查三定”落实精准搬迁。一查地形地貌和村庄底子,确定安置地点; 二查群众意愿,确定易地搬迁规模;三查自然禀赋,看区域资源潜力,确定易地搬迁实施方案。“三查三定”结果由两委提议、技术会审、群众表决的方式确认,实现搬迁群众自主意愿、政策引领、科学决策、主动参与。

“三严三防”确保安全搬迁。严把土地预审、地灾评估、修建性详规、环评等关键环节,确保科学安全选址,防止先天不足。严把房屋质量关,定期不定期组织巡查,发现问题,现场交办,限期整改,纳入考核,防止出现质量问题。严把服务关,建立“政府兜底、长期监管,行业主责、定期排查,业主参与、日常防范”的长效机制,防止后续管理缺位。

“三兴三业”实现安居乐业。大兴生态种植,鼓励搬迁群众大力发展烤烟、油牡丹、中药材等产业。大兴社区工厂,利用建成的12万平方米经营性用房创办社区工厂8个,提供就业岗位1000余个,鼓励搬迁群众就近就业。大兴技能培训,组织搬迁群众技能培训1.2万人次,发放创业贴息贷款1400万元,引导有技术、懂经营的搬迁对象自主创业。 

“三新三促”建设美丽家园。新环境促面貌改观,配套建设小区活动室28个、幼儿园10所、卫生室16个,根本改善搬迁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新民风促文明和谐,积极开展“三新扶智”活动,激发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培育新民风。新生活促质量升级,引导搬迁群众发展微商电商,改变生活方式;成立民歌民舞自乐班,太极系列健身协会,丰富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