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无障碍浏览
本站支持IPV6

地质调查步入“云时代”——“地质云1.0”正式上线服务纪略

时间:2017-11-16 15:30 作者:于德福 朱月琴 来源:中国国土资源报 分享至:

11月6日,地质人期盼已久的地质云上线运行了。尽管本次上线运行的还只是1.0版本,但带给地质调查、地质科研、地质科普的变化却是巨大的:在地质信息数据的获取上,将形成数据多跑路、人员少跑腿的新局面。

不仅如此。目前,“地质云1.0”已构建完成的几大系统,还将为我国地质数据的组织管理与共享、地质信息产品的开发与服务、地质调查及地质调查业务管理等,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地质云1.0”上线运行,让中国的地质调查信息化工作正式进入云时代。

数据鸿沟孤岛不再有

数据鸿沟、数据孤岛,是信息化建设中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地质行业也不例外。

随着地质调查数字化进程的日益加速,地质调查工作程度、范围的逐年扩大,我国积累的地质信息数据也越来越多。但是,受数据格式、数据权限、数据存放地以及观念制约,即使同一个单位的人要想获得自己所需的数据,往往都要费一番周折,不同单位间数据获取难度则更大。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大数据和云技术给我们提供了解决方案。“地质云1.0”采取开放式架构,建设了分布式大数据中心,建立了地质信息产品体系,升级集成了智能地质调查系统和地质调查业务管理系统,建设了网络安全与制度标准保障体系,建立了数据备份节点。

简单地说,就是“地质云1.0”在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建有1个主中心,6个区域中心和12个专业中心单位的硬件、数据原地不动,作为地质云的分中心,通过基础设施服务技术将其纳入到云中统一调度使用。

对这种构架,国家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国家信息化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信息中心原主任高新民给予了高度评价:证明开放式架构可以实现跨部门、跨层级、跨地区的异构、异主、异地数据的共享,为国家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借鉴。

高新民为什么会有如此高的评价?原来,在信息化特别是云建设中,我国存在集中式和分布式建设两种思路。而分布式建设思路虽然具有可以降低建设成本的优势,但数据存在跨部门、跨层级、跨地区和异构、异主、异地的特点,统一调试的技术难度较大。看到“地质云1.0”的成功研发,高新民在评审验收现场激动地说:“这证明分布式架构是可以实现三跨、三异数据的互联网式共享的。”

地质云的成功研发,使以前存放在各地的数据在云中实现了互联互通,数据“跑”起来,数据鸿沟、数据孤岛现象也就随之消除。人们只需注册成为“地质云1.0”的用户,就可以在云中漫步,上传、下载、管理自己权限下的数据,和其他用户分享各自的成果。

一“网”打尽的还有软件。众所周知,地质专业各类专业软件众多,若全部购买除投资巨大外,部分软件还存在使用率低的问题。为消除这一地质人异常头痛的问题,地质云1.0进行了贴心设计:以虚拟技术为依托,在云上放了几乎地质行业所需的各类专业软件,注册用户即使计算机中没有安装任何一款地质专业软件,也可以各取所需,做好想做的一切与地质业务相关的工作。

“云时代”的魅力

“地质云1.0”的成功研发,为地质工作从调查到最终产品的形成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对这些变化,工程首席谭永杰如数家珍:

借助地质云里的智能地质调查系统,各地质调查工作组可先根据需要,创建自己的智能空间环境,并通过这个空间环境,自动或被动地获得地质云推送过来的各类已有数据,进而为野外地质调查提供依据或支撑,同时还能将野外新采集的数据通过自动回传系统功能进入地质云,进一步充实、丰富已有数据库,为下一步的协同处理和分析提供新的数据源。

“这一功能通过阿尔金成矿带、二连—东乌旗成矿带开展的示范应用,成功探索出了云环境下智能地质调查新模式。”谭永杰说,“如果说智能地质调查系统实现了地质野外实时数据的采集,那么地质调查数据汇聚系统则推动了地质调查大批量数据汇聚管理与共享应用的云工作模式。”

谭永杰介绍说,这一系统采用云平台与大数据技术,实现了目前正在实施的计划—工程—项目调查获取的大批量地质、钻孔、物化探、水工环、能源、矿产等各类原始数据与成果数据的实时在线汇聚,提供对各类地质调查数据的在线提交、多级审核以及海量地质数据的分类存储与在线管理,并在项目数据综合管理的基础上,提供地质大文件数据的快速响应、空间数据与非空间数据的一体化查询、浏览显示、统计分析、资源共享等应用服务。

“通过这一系统,地质调查人员足不出户,即可找到海量的地质数据。”谭永杰介绍说,目前通过369个在线数据服务接口的设计及实施,已经实现了分布式10大类75个数据库的在线浏览、检索查询、数据审核、实体数据下载服务的一站式服务功能,其共享数据覆盖层级为大洲级—国家级—大区级—省级—区域级,从陆地到海洋,从地下钻孔、岩石,地表土壤、水与灾害监测到地上航空遥感,跨越地球四大圈层,可以满足不同尺度地质调查、矿产资源评价、环境监测、生态环境评价、综合编图的科学研究。

谭永杰强调,“地质云1.0”还带来了地质信息产品生产模式的根本性变化。这一系统通过联合局属单位服务节点,为地质信息产品协同服务,实现“产品设计、产品开发、产品上线、产品服务、申请审批”多维协同联动。利用这一新生产模式,地质云已生产上线的新服务产品达到2300多种,包括专著、论文、报告、图件、数据、软件、设备、标准、技术方法、信息等8大类53小类。

“野外作业与室内管理如何协调、沟通,始终是一大难题。对此,地质云给出便捷解决方案。”谭永杰说,“地质云1.0”基于hadoop大数据平台技术体系,首先为地质调查业务的全流程管理构建了业务管理仓库,并在多源异构业务数据自动化有效集成的基础上开发了地质调查业务管理与辅助决策系统。通过该系统,地质调查业务管理人员,实现了多系统功能的一站式登陆、项目信息全周期的实时下载、人财物历史及动态数据的全面把控,初步实现了电脑+人脑的计算机辅助督办、最优管理指标的提出等决策功能,首次探索了云模式下的地质调查业务管理模式。

谭永杰表示,这一系统不仅解决了地质调查管理的难题,其建设思路和框架还为其他行业的政务办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意义。

筑牢安全闸门

数据放到云上看不见摸不着,安全是所有人都关心的焦点。对此,地质云研发团队比你想得还要细,筑起多道闸门保障数据和系统安全。

第一道安全闸门:用户门。地质云1.0共设计了4类用户,并实行用户认证制,分别授予不同的权限。中国地质调查局系统用户,可以通过地质云数据共享云应用,获取自己权限下的各类地质数据;社会用户,可基于互联网随时随地一站式进行地质信息产品在线查询与使用;野外调查人员,可通过智能调查云应用,进行工区各类背景数据自动推送、提供云端智能化处理软件工具、调查数据和处理结果云端存储;地质调查业务管理用户,可通过业务管理云应用,即可云端在线办理全局项目、财务、安全、人事、综合办公等各类业务管理。

第二道安全闸门:技术门。通过技术手段为地质云构筑了网络防护安全、主机安全防护、应用软件安全防护和数据安全防护四道安全屏障,使地质云的安全级别达到了信息系统等级保护的第三级要求。未来,还将继续采取技术措施,对四道安全屏障实施纵深加固。

第三道安全闸门:管理门。建立了领导、管理、支撑三层云安全工作运行模式,在中国地质调查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对安全重大事项决策后,领导小组办公室肩负起日常管理职责,组建专门的云安全保障技术团队和安全运维团队,实施系统设计、运行维护、事件响应与处置、安全巡查、应急管理、安全检查、基础设施维护等具体工作。

第四道安全闸门:制度门。目前,已制定有关地质云安全管理制度(试行)达9个。其中,管理办法包括《地质云地质数据共享服务管理办法》《地质云网络安全管理办法》《地质云运行维护管理办法》《地质云用户管理办法》等,管理规定包括《地质云网络安全组织管理规定》《地质云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管理规定》《地质云网络安全事件管理规定》《地质云信息系统帐户与密码安全管理规定》《地质云机房安全管理规定》。在总结试行经验后,还将对这些管理制度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完善。

“地质云”已破茧而出,中国地质调查也进入到互联网+地质调查的全新时代。